米博体育app官网入口
  • 首页
  • 米博体育app官网入口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米博体育app官网入口 > 新闻动态 > 他们在南京写作:《“新”潮涌南京》首发
    他们在南京写作:《“新”潮涌南京》首发
    发布日期:2025-04-18 23:09    点击次数:116

    2月27日,全面反映南京新时代发展成果的非虚构文学集《“新”潮涌南京》首发式暨主题创作座谈会举行。活动由南京市文联主办,南京市作家协会、南京出版社承办。这也是南京市作协“他们在南京写作”系列2025年首场活动。

    作家跨界

    以12个故事展现南京新时代发展面貌

    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政在致辞时介绍,2024年3月,南京市文联启动“奋斗在南京”主题创作。为了反映南京向新发展的全面性、广阔性和纵深性,市文联会同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梳理南京创新实践创作题材,并征求科技、工信、生态环境、城建、农业农村、文旅等市级相关部门意见,最终确定以12个生动故事来展现南京新时代发展面貌。

    作品分为“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文化传承与发展”“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四个板块,分别聚焦南瑞集团须臾不忘“国之大者”、南钢集团推动数智化转型发展、长干古城的发现与研究、国创园的城市更新实践等。

    南京作家一贯坚持以创作更具时代感、现实感和多样性主题的作品为己任。傅宁军、余一鸣、陈正荣、邹雷、李风宇等11名南京作家,怀揣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走出书斋,深入生产一线、城乡基层,用扎实的脚步丈量时代伟大变革,用火热的笔触书写南京恢宏气象,致敬走在发展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参与本书创作的11名作家,涵盖了南京作家群体老中青三代。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不乏一直以小说、诗歌创作为专长的作家。

    傅宁军创作有长篇报告文学《淬火青春》《心中的旗帜》等,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等奖项。在他笔下,在南京创业打拼的热能工程专家郭宏新,将个人才华与祖国命运相连,以科技报国的顽强意志,选择了一条挑战自我的新赛道。青年作家杨莎妮以《千年长江潮涌处 一洲湿地生辉时》为题,深情描绘了南京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投身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宏伟构建的过程。小说家余一鸣此次也下场写起了“非虚构”,他以高淳区漆桥街道高岗村为选题,创作出一万余字的非虚构文本《越过溧山是高岗》。朱庆和一直以诗歌和小说创作为专长,他在此次主题创作中,聚焦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如何前瞻布局“低碳、智能、高效”的未来能源发展方向。小说家修白,则以另一副笔触描绘一位回乡发展的年轻人,是如何掀起小龙虾养殖热潮,带领乡亲们走向幸福富裕之路的。

    重新发现南京

    文艺与新时代的同频共振

    评论家汪政看来,书写南京,应该平衡讲好南京的过去和现在,甚至应该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当下和未来的南京。《“新”潮涌南京》的创作与出版,将摆脱人们对老南京的固化认识,展示一个创新型城市、一个充满青春和朝气的城市。

    主题文学创作是对时代变化的及时回应,南京作家在南京市文联的组织下,紧跟时代步伐,提高创作站位,真正深扎到生活之中去,最终捧出一本“热辣滚烫”的《“新”潮涌南京》。正如汪政所说,它契合了时代的脉搏,是在向时代、向人民报告南京,为未来的历史留下今天的南京,并对引领南京文艺力量聚焦当下南京、书写当下南京起到关键性转变作用。

    “从这本书可以看出,南京作家在面对重大特殊行业和专业题材时,没有被材料和陌生对象束缚,彰显了文学自信和文化自信。”汪政表示,作家以虚构和想象为其所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知识短板,在此次主题创作中,作家们面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题材,愣是以啃硬骨头的态度攻下一个个专业知识难点。

    《“新”潮涌南京》由南京出版社出版,装帧设计也极具特色。据李樯介绍,该书封面以深蓝为背景,将长江南京段作为构图元素,其中有以云锦纹样为特色的凸凹设计,隐喻南京这座城市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这也同时呼应了书名《新“潮”涌南京》,将长江、水、潮涌、南京串联了起来。此外,封面中的“新”字还做了变形设计,根据字形,加入了“NJ”拼音缩写。

    扎根时代沃土

    “他们在南京写作”成为风潮

    此次主题创作,作家们用脚步重新丈量了这座城市的真实和厚度,为他们重新认识南京、书写南京提供帮助。

    2019年,刘跃清所供职的江苏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就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学者做了关于非国有博物馆的专题调研,他本人也由此开始关注南京的博物馆。这次主题创作,让他再次驻足凝神打量南京博物馆的新潮与靓丽,心泛涟漪,欣喜萌动。

    “民营企业已占科技领军的半壁江山,我这次采写的这位民营企业家,称得上新时代的城市英雄,折射着这块新创沃土的魅力。”傅宁军提到,采访对象讲到一根针的比喻,让他眼前一亮,这也成为他文章标题的内核,“钢针最具哲学的意味,既有穿刺坚硬的锐度,又有弯而不折的韧性。当千万根的钢针在产业版图上星罗棋布,中国制造的突围便有了最扎实的针脚。南京故事也是中国故事,把勇敢者为国争光的奋斗人生讲给更多的读者,是南京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所在。”

    南京是世界“文学之都”,很多作家都以在南京写作为荣。他们或长期生活在此,或从别的城市迁居而来,甚或对这座城市充满想象。“他们在南京写作”正成为当下文坛的一股新潮。《南京的风花雪月》《大明城垣》《红楼三城》……在陈正荣已出版的不同类型的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描写南京,但他对书写南京依然饱含热情,他说:“作为生活在南京的作家,更要多书写南京,记录这座城市。”

    校对 石伟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米博体育app官网入口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